大愛電視
~
新聞
節目
最新消息

師法原住民智慧。慈科大科技農業團隊,走訪花蓮縣原住民部落,根據部落特性及固有作物,研究開發各種產品,例如面膜、乳液、保健品等,讓農產品不只是填飽肚子而已,還有機會帶動部落經濟發展。而在花蓮吹起的市集熱,每周一次的小農市集,匯集農友友善大地的種植,都是大地小農的守護心。

重返美好年代-大地小農

花蓮近年有不少農村青年返鄉,或因繼承父母的工作、或因沒有更好的機會、或因不同的生活體悟,決定成為青農,因為比長輩接觸更多環保觀念,所以多數選擇友善大地的耕作方式,但是全新的學習過程,其實相當辛苦,他們如何貫徹理念、如何堅持??對農民這個身分,又有何領悟?? 那我覺得我們對這個土地,有一種使命,農夫他的平均年齡,現在已經65歲,而且可能後繼無人,如果這種情況繼續惡化的話,那一個就是我們到底誰要來種田種菜?然後農村要怎麼維持下去? 吳翰有,43歲,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,當了幾年的上班族,一年前開始接觸土壤,從頭學習農業這門新學問。 最大的困難一個是說生產知識的部分,像種水稻我就有兩個水稻的師父,他們會把他們的經驗告訴我 採訪當天,吳翰有口中的師父正好來到田間探望,立刻點出他目前的問題。 吳翰有 與 謝景貴:「你覺得怎麼樣,還好嗎?我覺得好像,沒有,沒有上一期的好對不對?對,為什麼沒有上一期的好?就是水沒有顧好。」 水位的控制,關係著水稻的成長,能夠觀察細微的變化,是初階農夫吳翰有現在的功課。 野草對多數農夫來說,是在田裡最不願看到的產物,但卻是新手農夫李欣潔眼中的寶貝。 它也是可以作為肥料,就是它接近開花的時候,它能量最高,你再把它給還回去土地。 李欣潔 41歲,創新設計碩士,五年前為了孩子回到花蓮,今年開始,她想親手種植能放心讓孩子吃的蔬菜。 因為有小孩之後你會很注重給他吃甚麼,然後,然後又正好有這個機會,我就想說,那我來種種看好了。 帶著實驗的精神,李欣潔嘗試過不少作物,失敗的不算少,收穫的,是前輩們寶貴的經驗。 就是我上半年在種的時候,有些農夫看我在弄,他們看不下去,然後有來技術指導一下。 技術的傳承,是農業持續發展的關鍵。 在專業的農場學習,也是轉換跑道的年輕農夫,入門的途徑。 農夫真的不簡單,要觀察的東西太多了,像水啊土壤啊氣候啊,跟你的肥料啊,管理啊。 馬耀武幸,36歲,職業軍人退伍,因為對環境的變化感到憂心,轉職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當農夫。 做有機的話也愛護土地,看以前老人家做傳統的話,噴藥啊灑一些農藥啊就覺得,因為吃的話,你去吃有農藥跟做有機的菜,真的有差別。 年輕世代懷抱理想走進農業、親近大地,但考驗他們的不只是栽種的技術,還有現實的壓力。 收入的部分沒有像以前上班那樣是很穩定的,這個部分是最大的落差。 農人的薪水的話,比較不穩定。 遇到了不少挫折這樣子,我要繼續嘗試,至少我要做到成功才能放手。

小農市集 堅持下去拚出頭

小農市集這幾年在花蓮開始逐漸聚集人氣,由農夫定期擺攤專賣自家有機栽種的農產品,有蔬菜、稻米、水果、蕃薯等農作物,也有農產品加工,每周一次的小農市集,漸漸帶起花蓮的市集熱,美麗的天然環境加上友善大地的種植,一切看來自然美好,但是市集銷售量不大,維持生計並不容易,小農為什麼還要堅持下去? 清晨六點,大地逐漸甦醒。 花蓮這處有機農場也開始忙碌起來。 農人們要和陽光競賽,新鮮現採的蔬菜,立刻裝箱,更要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供貨。 忙碌的出貨景象,是農場每天固定上演的情景,但是對小農來說,市集,才是他們大展身手的地方。 和消費者面對面,介紹自己的作物並訴說耕種的理念,這是小農和消費者建立互信的重要管道。 比如說我可能在網路上行銷那一塊我可能不會,但是在市集的時候我很喜歡,因為我想,我喜歡面對消費者,然後我喜歡講給他聽 原本是家庭主婦的高明麗,為了協助退休的公公打理果園,五年前開始走入務農的行列,親手打造她的農作天堂。 我們不想說用一些那個除草劑啊,殺蟲劑甚麼的,然後把這個環境破壞掉,然後讓這個比如說小孩子來,他要看到甚麼,甚麼金龜子甚麼螳螂,甚麼樹蛙都完全看不到。 而在另一處農場,栽種火龍果的林貴媚,正在專心採收,因為產量有限,市集是她最主要的銷售通路。 其實我在行銷上一直都有困難,最主要是量少啦,大廠商量不足他們也不想要,現在目前就是親朋好友,再來就是農會,有一些小市集,小市集我一定會參加。 高明麗把盛產的水果做成果乾,拉長銷售的時間。林貴媚則是搭配多樣作物,為自己創造更多商機。 我最主要是要分攤風險,因為你不這樣做,有時候會完全停滯,我所謂的停滯是說,完全會沒有收入,因為果也不是所有的人每個禮拜都會買果,所以有時候就很難去控制。 產量高擔心行銷,產量低,又擔心生計,小農這條路,他們走了幾年還不是很順暢,卻沒有想過要放棄。 有時候做得很累,我真的也有想說為什麼幹嘛那麼累,當我們吃到那個好吃的水果那一霎那,你覺得你的辛苦全部都沒有了,再來就是當人家吃到我的東西就說,那個賣芭樂的在那裡?那個賣鳳梨的在那裏?對,那種成就感是沒有辦法形容的。 最主要是物欲,你如果物欲很高你可能,就過不下去,犧牲喝下午茶的時間,還要犧牲逛百貨公司的時間,現在已經脫離這一些太遠了 你要做得開心你就要取捨啊,很多東西就是要取捨要啊,要不然的話,我守護它這麼久,誰要幫我守護? 黃文琪 花蓮中心

科技農業 帶動部落經濟共好

慈科大科技農業團隊走訪花蓮縣原住民部落,根據部落特性及固有作物,研究開發各種產品,如面膜、乳液、保健品等,讓農產品不只是填飽肚子而已,還有機會帶動部落經濟發展。而慈濟大學的教授也發起共好社團,透過每周一次的聚會,銷售小農作物,突顯人與大地、人與人之間透過合作能夠走向共好,不管是小農或民眾,都可以是促成綠色循環農業的助力。 花蓮小農 李菡茂:「因為有木啊,然後後面兩個都是草字頭,所以我這輩子註定做農,然後我剛好也是屬羊,所以要種草給自己吃,呵呵。」 身為農場接班人的李菡茂,比起其他剛入門的新手農夫,能更專注在專業的提升。 花蓮小農 李菡茂:「從小就看著父親,那是需要時間去歷練的,我現在是領先他們,但是他們如果很認真做,十年內還是會領先我,所以我還是要比他們更努力這樣。」 要比其他人更努力,27歲的他,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農場,還為自己訂了研究的目標。 花蓮小農 李菡茂:「我想要做溼度溫度,然後還有光照,因為做這些數據分析,以後,因為現在是極端氣候,雖然我這個數據短期看沒甚麼,但是如果長期拉起來的時候,對我以後想季節想要種甚麼東西,我也知道溫室裏面大概有幾度,直接調我的數據出來,那我就可以來做這個方向。」 用科技拉農業一把,慈濟科技大學走進部落,為低迷的傳統產業,開創新的道路。 慈科大農業生醫團隊副教授 耿念慈:「我們不會把外來的東西帶進部落,我們是真的帶著師生一起走進部落,然後發現部落有那些特有的農作物、特有的這些地理環境、特有的這些資源,然後呢,再加以運用開發這樣子,一方面可以用來解決產量過剩的問題,那一方面也可以提升部落的經濟。」 玉里織羅部落的葛鬱金太白粉、瑞穗奇美部落的海金沙防曬乳、秀林佳民部落的山蘇冰淇淋,都是慈科大團隊努力的成果。 慈科大農業生醫團隊副教授 耿念慈:「如果純粹地當農作物在賣的話,這樣子其實經濟收益是有限的,所以我們就想到說利用學校這些現有的這些儀器設備,然後帶著學生善盡一些大學的社會責任,所以開始進行研發。 」 慈濟大學共好社團,則是集合了消費者的力量,希望透過不一樣的消費行動,讓在地小農有順暢的銷售管道。 慈濟大學副教授 邱奕儒:「我們透過我們消費力支持他們,然後鼓勵他們組成,這些小小小小生產者,組成生產合作社,然後藉此提高他們的產能,而生產者合作社跟消費者合作社彼此對接起來,形成一個在地的循環經濟。 」 小農的認真堅持,消費者用行動支持,目的都在守護同一片大地。曾經的青農,等著下一代接手,傳承,才能永續。 花蓮佳豐農場負責人 李家豐:「新進農民你一進來,你就先在有經驗農民,不管你根莖瓜果果樹,你都去待幾個月或一年兩年,你再換農場,等到你有經驗,你再回去做你的農場,那時候你可能,第一個技術比較成熟了,第二個,你也接到客戶,你有客戶你就不用怕 不會啊,我也會休息啊,你不用怕人家學啊,農業喔,你不教出去,那下一代要學什麼?」 大地上的小農,在廣闊的田間,顯得更加渺小,為了理想,步步向前,小農的大地之夢,時常在心中展翅高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