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愛電視
~
新聞
節目
最新消息

關於孤兒院的歷史,早在清朝就有,當時重男輕女的觀念、迷信加上當時生活貧困,漸漸地有了許多棄嬰,北部最早的官設育幼院遺址就是現在萬華仁濟醫院,西元1950年就成立的家扶基金會、和清代巡撫劉銘傳曾孫女設置的忠義育幼院,都是超過一甲子的老字號, 隨著時間流逝,但台灣人的愛心永遠不落人後。

國內出養率低 大齡孤兒如何自立?

台灣每年平均出養一千多位孤兒,只兩百多位左右是由國內認養,年紀越長,在國內出養率更低;很多年紀大的孤兒,只得待在安置機構長大,卻也面臨因法定年齡到達,無法繼續待在育幼院的窘境。他們被迫離開,但才剛要成年、可能還在念書的他們,要如何自力更生? 來看自立少年吳宇翔的故事。

失依嬰的副食品 感謝這群愛心無毒農

台灣許多失去原生家庭的嬰幼兒,常面臨缺乏新鮮水果的問題,除了製作嬰兒副食品,這也是主要點心來源。以平均每年600位失依的幼齡等家寶寶換算,一年需要16萬顆蘋果,疊起來相當於18座101大樓的高度,金額更是可觀。但食物容易腐壞,捐助水果的來源並不多,國內有一群無毒農民,就創辦平台讓大家認購水果給育幼院孩子,跟著這群無毒農 將愛心打包,帶您一塊實地了解 台灣育幼院等家兒的出養問題。 無毒農平台創辦人 曾逸峰:「這梨子這邊 ,梨子可以把它冰起來,然後所以它存放期比較長,過年是梨子的旺季,所以那時候可以大家就比較想要送梨子來,送禮自己用這樣。」 臨近農曆過年時間,曾逸峰的倉庫開始忙碌起來,除了一般民眾購買的水果要裝箱要準確,備送到全省育幼院的也不能落下。 無毒農平台創辦人 曾逸峰 :「我們的水果箱不會只有一樣東西, 我們會希望是大家能夠營養均衡,每一周至少有五種, 我們給育幼院小朋友的水果也是一樣 ,不會是單一的農產品 ,它會至少是三到五種不同的蔬果。」 曾逸峰是科技公司老闆,三年前 開始為台灣在地小農創立銷售平台, 在一次偶然機會下,一位消費者跟他說,要他將水果送給育幼院,才知道原來台灣有很多育幼院孩子,都有營養不良的問題。 無毒農平台創辦人 曾逸峰 :「我覺得等家寶寶, 最多的問題就是因為他們來自於台灣弱勢的家庭, 就會長期疏於照顧這些小朋友, 所以他們到育幼院的時候,普遍都會有一些營養不良 健康欠佳的狀況。」 曾逸峰募資成立配送平台,串聯三百多位果農和消費者一起配送愛心水果。 忠義育幼院 張永嵐:「那時候其實我想說 嗯,應該是 比較是短期性的 就沒想到一路走差不多兩年,120周,而且水果的種類非常豐富,而且非常地就是量很足 而且很即時。」 無毒農平台創辦人 曾逸峰:「媽媽們來老師來,跟我們講說,在我們的配送下 小朋友的健康變改善了, 他們在吃所謂便祕藥的比例下降百分之60%。」 曾逸峰現在協助的孩子從0歲到12歲,13家育幼院 24個寄養家庭,受惠孩子超過六百人,除了定期寄送水果,也常舉辦食農教育相關活動,以他自己的方式,關懷育幼院和寄養家庭裡,持續等待新家的孩子。 根據統計2017年成功出養的孩子只有267人,占總出養人口不到三分之一其中151人由國外收養,116人由國內收養 國內收養的只有4人是6到12歲其他全部六歲以下 ,剩下的孩子就得繼續待在機構,或是寄養家庭,等待有緣的新家人出現。 幼保組長 黃玉璿 :「比較順利的話是半年到一年有的孩子,他可能有些狀況, 例如說他 可能真的是比如爸爸有服刑,媽媽可能有吸毒之類的, 可是造成就是他有先天發展比較遲緩, 他在這邊待了大概四年 。」 目前忠義育幼院光這棟樓就有40位0-12歲的孩子,黃玉璿是這棟的孩子王服務九年多來,看著孩子們來來去去,她希望每個院童都可以找到合適的家人。 幼保組長 黃玉璿 :「像嬰兒 可能就是他們還懵懵懂懂,可能不是很懂,但是他們可能都會把保育員當成他們自己的媽媽 。 像幼兒園的會說媽媽,我什麼時候可以有一個家 ,什麼時候可以有爸爸媽媽,什麼時候可以換我回去這樣子。」 或許華人社會的傳統觀念,還是一時難以完全打破,等家孩子無法在國內百分之百成功出養,但只要有機會擁有新家人不管是留在台灣還是出養外國,都是被祝福的事。 採訪撰稿 鄭青青 攝影剪輯 謝啟泉

回溯歷史 淡北育嬰堂1870年設立...

台灣關於孤兒院的歷史,早在清朝就有,當時重男輕女的觀念、迷信加上當時生活貧困,漸漸地有了許多棄嬰,北部最早的官設育幼院遺址就是現在萬華仁濟醫院,西元1950年就成立的家扶基金會、和清代巡撫劉銘傳曾孫女設置的忠義育幼院,都是超過一甲子的老字號, 隨著時間流逝,但台灣人的愛心永遠不落人後。 這塊默默立在,萬華仁濟醫院大門旁的石碑,見證台灣北部,最早育幼院的歷史。 文史工作者 高傳棋:「 1870年 同治9年,淡水同知陳培桂號召當地 ,仕紳捐助設立淡北育嬰堂 ,是北部最早官設育幼院,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合併了,北部一些社福和安養單位成了仁濟堂 ,是現今仁濟醫院前身,國民政府年代 因戰亂各地育幼院裡的已不全是棄嬰,而是失怙的孤兒居多。」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 何素秋:「1950年,中國兒童基金會,也就是台灣家扶基金會的前身,開始在台灣成立家庭式育幼院,也是台灣第一個推廣家庭寄養的社福機構。」 寄養媽媽 郭佩如:「 郭佩如是家扶基金會的寄養媽媽,這是她的第十一個孩子。我們要出去玩玩喔,去帶哥哥回來。 生完老二後,開始帶寄養童,從2005年開始直到現在。」 寄養媽媽 郭佩如:「 估計台灣每年有兩千到,兩千五百位需要寄養的孩子,佔了全台七成寄養業務的家扶基金會,發現寄養家庭數正在逐年下降。」 家扶基金會 寄養部負責人周大堯:「2018年目前到十一月為止,一到十一月 其實我們是呈現打平而已,但在前一個年度我們只有七十個寄養家庭新增,但是有七十九個寄養家庭退出, 2017年是我們第一次負成長的。台灣的出養目前只能由政府立案許可的,收出養媒合服務團體來辦理,生活由養父母負責政府不再補助,一些特殊狀況的孩子更難出養。」 台大社工系教授 馮燕:「每個年代不幸地 都會有無家可歸的孩子,孩子背後的故事都不一樣,但對於"家"的渴望卻是不變的,政策還有進步的空間,但民眾對於收養概念的改觀,也會讓這些等家的孩子,更快找到屬於他們的新家。」 採訪撰稿 鄭青青 攝影剪輯 謝啟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