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愛電視
~
新聞
節目
最新消息

菲律賓的聖馬刁鎮,每一年平均至少有300位孩子,確診罹患肺結核。公共衛生意識尚未抬頭,當地不少肺結核病患,都選擇到私人門診拿藥,因為害怕被人知道,會找不到好工作,但又因經濟困難,常常自行斷藥,形成惡性循環。2015年,慈濟基金會接獲衛生中心求助,決定開始補助聖馬刁鎮,五個里的肺結核藥物,但最困難的就是監督患者每天服藥,扮演這重要角色的,就是肩負重任的都治關懷員。

新南向醫衛合作!協助菲律賓抗肺結核

位於菲律賓馬尼拉東方的聖馬刁鎮,有24萬人民住在這裡,但除了貧窮的議題困擾,疾病更讓他們的情況雪上加霜,尤其肺結核,又被稱為白色瘟疫,自從百年來發現這個病徵,至今菲律賓人民還深受其害。不過世界衛生組織,提出了全球都治計畫,希望在2022年,能夠讓肺結核消失於世上,但到底要怎麼做,就帶您來看菲律賓的案例。 艱難的生活環境,讓就醫拿藥,成為沉重負擔,像瑪蓮娜的兒子,得到肺結核,但身處貧民區,他寧可面對死亡。 居民 瑪蓮娜:「醫師問他要不要吃藥,他堅持不要,寧願就這樣消失人間。 」 聖馬刁鎮衛生中心負責人 安娜:「有抗藥性結核病患者,有的又染上愛滋病,最後他們邁向死亡。」 在公共衛生意識尚未抬頭的狀況下,其實不少肺結核病患,都選擇到私人門診拿藥,因為他們害怕被人知道,會找不到好工作,形成惡性循環。 聖馬刁鎮衛生中心負責人 安娜:「這些跟經濟財產狀況,健康狀況,習慣行為,低就業率等有關,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,尤其在這些孩子身上更是明顯,這也是對我們是大挑戰的原因。 」 這一家六口,就有5個人罹患肺結核,但他們依舊與家人同住,也和同齡孩子一起玩耍,形成結核菌大量傳播的途徑。 低矮的房舍,加上不流通的空氣,讓這裡也為了結核病相互傳染最好的溫床。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感染科醫師 鄭順賢:「我們看到很多病患的房子,基本上就是空氣流通都很不佳,像我們現在就覺得有點悶。」 不過他們絕不是個案,光是在聖馬刁鎮,每一年平均至少有300位孩子,確診罹患肺結核。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感染科醫師 鄭順賢:「肺結核基本上是一個高傳染性的一種細菌,所以它很忌諱在一個密閉不通風的環境下,在這個環境下它很容易傳播。」 且大多數人負擔不起藥物,或者害怕藥物供應不穩,讓他們無力治療。 都治關懷員 凱瑟琳:「因為他沒能藥,所以他們要等慈濟給藥。」 直到2015年,慈濟基金會接獲衛生中心的求助,了解困境後,決定開始補助聖馬刁鎮,五個里的肺結核藥物。 聖馬刁鎮衛生中心負責人 安娜:「最困難的,還是提供六個月的療程藥物,需要一萬塊的披索。」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感染科醫師 鄭順賢:「除了定時的採購藥物之外,她也接受我們的建議聘請四位都治關懷員,就是DOTS Observers,「都治」關懷員。 」 肩負重任的都治關懷員,最重要的例行公事,就是每天一定要到病患家裡視察,親自看他們服藥,並留下詳細紀錄。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感染科醫師 鄭順賢:「就在關懷面前,我們把那個藥送到病人口中,每天我們會做這個一個紀錄,給完藥以後我們也要讓,就是家裡的監護人或者父母,確認已經完成這個給藥的過程,會請他再簽名。」 三個男孩睜著大大的眼睛,望著大人們憂心的臉,在遇到關懷員之前,咳嗽、胸悶、發燒等等病狀,折磨著他們,直到5月,關懷員開始帶來甜甜的藥。 那個藥味道很好,(你喜歡嗎?),對,(好吃嗎?),對。 其中小於14歲的兒童所使用的藥物,因為劑型與成人不同,數量更少,因此第一階段就針對108位兒童提供補助, 經過6個月每天的投藥,痊癒率百分之百。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感染科醫師 鄭順賢:「除了這個之外,她還會去詢問家裡的其他成員是不是也有一些感染肺結核病的跡象,我們的關懷員是為了以後藉由我們認養五個里,有如此之心,也就是因為這樣子,造成我們的執行率非常的好。」 不過要根治肺結核,一定要6個月每天服藥,而這些關懷員如何堅持下去,下一集我們就跟著他們的腳步,深入了解他們不為人知的辛苦。

「都治關懷員」送藥到府 牽起長情大愛

都治關懷員對於菲律賓肺結核,扮演著重要角色,他們六個月,每天都要到病患家裡,看著患者吃藥。有一位關懷員,阿曼達,她做得更多,有些小患者療程結束了,她還是一個星期去看一次。 清秀可愛的Angel,小小年紀就要吃三種藥。其實Angel的媽媽死於肺結核,而從今年7月,Angel也開始出現了咳嗽、胸悶、喘不過氣的狀況。 叔叔 莫藍:「我們帶他去照X光,因為她媽媽也有肺結核。」 阿曼達最重要的任務,就是得每天幫Angel量好藥量,更要親自看她吃下藥物,因為她是慈濟的都治關懷員。 慈濟菲律賓分會辦公室主任 黃解放:「本來衛生所有他們的人員,但是不一定去病患的家,所以沒有辦法很確實的看到病患服藥,我們的方式就是說關懷員去到病患的家,就是這個六個月來要每天去病患家去看他吃藥。」 搭上吉普尼,人力車,最後再步行進入社區。 需要天天服藥的,還有他,艾力克斯,今年12歲,5月被確診出罹患肺結核,等藥等了兩個月,終於盼到阿曼達,帶著慈濟補助的藥到來。 都治關懷員 阿曼達:「第一次來看我很難過,因為他們家沒有錢和能力負擔,有去給衛生中心看,因為只給他們一個星期的藥,但是經過一個星期後,他們就必須要自己買藥。」 艾力克斯想起已經再嫁的母親,而阿曼達每天來,也讓他有了心靈依靠。 個案 艾力克斯:「我不怕吃藥,我希望我可以快快好起來。」 每個星期五,即使下雨,阿曼達也要做回收。因為大女兒接受過慈濟的助學金,如今順利完成學業也投入工作,家中經濟改善了,阿曼達決定要用做環保來回饋。 都治關懷員 阿曼達:「因為環保是一個星期一天,我想用不一樣的方式再幫助,所以有這個關懷員的機會,我就盡力參加。」 做慈濟做出心得,一直到2016年,當阿曼達接獲慈濟菲律賓分會需求,希望她承接關懷員一職時,她沒有猶豫,一口答應。 都治關懷員 阿曼達:「我不害怕,因為我知道上天會保護我,那時候解放有問我,要不要參加關懷員,我沒有猶豫就答應了。」 如今阿曼達已經幫助8個孩子完成服藥,而安娜美就是阿曼達第一批被治癒的孩子,但是家中二哥也有肺結核,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。 安娜美的媽媽 瑪蓮娜:「因為醫生說如果他不吃藥,他就離開醫院。」 聖馬刁鎮衛生中心負責人 安娜:「極困難的經濟條件,也沒有足夠乾淨的食物,所以導致他們免疫系統不足以讓這些孩子痊癒。」 因為放不下心,所以送完藥的阿曼達,總會每個星期找一天,特別關心已經完治的孩子,就是擔心這些孩子會被帶有肺結核的家人再度感染。 都治關懷員 阿曼達:「孩子還那麼小,我看了很難過,我怕他會再傳染給其他人,我覺得這是很大的問題。」 除了勸安娜美的二哥要持續吃藥,阿曼達就連打掃、煮飯樣樣陪著做,就像安娜美的第二個母親一樣。而像阿曼達這樣的關懷員還有5位,正關心著聖馬刁鎮44個小朋友的服藥狀況。 攝影剪輯:鄧明怡 蘇國志 空拍攝影:魯虎憑 羅健綱 採訪撰稿:楊婕庭 詹舒揚

都治關懷員 拚了命也要把藥送到

在菲律賓談到結核病,人人都還是會害怕,但是這些都治關懷員他們願意接受各種挑戰,不論颳風下雨,或者被村民們誤解,差點陷入危機,他們也不能畏懼,就是堅定的一分要幫助生病孩子的心,拚命把藥送到手。 6月到11月,正值菲律賓雨季,下完雨的泥濘路,非常溼滑。 都治關懷員 安娜:「 我經過的路會淹水,下去的路水流會很大。」 都治關懷員 安娜:「 每天早上6點45分從家裡出發,到這裡7點鐘。」 艾拉的父母外出工作,她就姊代母職,成為生病的弟弟最大的依靠。而在今年,安娜開始天天來拜訪後,也培養出深厚情感。 都治關懷員 安娜:「有時候我們會聊一聊,或者跟他玩。」 迪倫的姊姊 艾拉:「我會怕 因為其他有肺結核的人,會被排斥,我不要讓這樣的事,發生在我弟弟身上。」 用布棚和鐵皮搭成的屋子,就是安娜的家,2016年接下都治關懷員的安娜,其實家裡也不好過。原本安娜怕生,內心封閉,但是肺結核的這群孩子,讓她敞開心胸。 都治關懷員 安娜:「現在比較有膽量,比較敢跟人聚在一起,因為之前很少出門,出門就是買東西才出門,我會跟他們說。」 要小心照顧孩子,所以他們聽到很高興,我也很高興, 他們會聽我的話。 不過關懷員這個任務其實沒有那麼簡單。2016年,菲律賓政府掃蕩毒品,而安娜當年也差點被村民誤認為緝毒員。 都治關懷員 安娜:「那時候我還沒有志工服,他們還不認識慈濟,我也沒有識別證,很難讓他們知道我來做什麼,那時候我剛當關懷員的時候,我走路都常常在祈禱。」 主啊,我可以克服的,我沒有停止尋找。 主啊,讓我找到那個地方。 被村民排斥、誤解,但安娜沒有就此打住救人的信念,她用禱告克服內心的恐懼。 都治關懷員 安娜:「感謝上帝保護我,感謝您引導這群孩子,感謝您保護他們 。直到現在,只要遇到不諒解的村民,她還是一次又一次的解說來由。穿上識別證和志工背心,村民的接受度也提高了。」 都治關懷員 安娜:「他們已經知道慈濟在幫忙,所以他們看到慈濟,就知道有要去幫忙的人。」 慈濟菲律賓分會辦公室主任 黃解放:「因為慈濟在聖馬刁也是做了很多的服務,所以當地的居民對慈濟也是很認同,所以當他們一知道是慈濟在提供藥物的時候,他們都很欣然的接受關懷員在社區進進出出。」 六個月的治療期,關懷員每天都不缺席,下一集帶您來看關懷員與慈濟結緣的故事,即使前方的路,障礙重重,但他們還是要挺身前進。 採訪撰稿 楊婕庭 詹舒揚 攝影剪輯 鄧明怡 蘇國志 導演空拍 魯虎憑 羅健綱

力拚根除肺結核 菲律賓與慈濟合作

花蓮慈濟醫學中心,從2016年開始提供兒童肺結核的藥物,同時也培訓都治關懷員,若沒有都治關懷員的恆心,是否每位病患都確實的服藥,恐怕沒人知曉。而根除肺結核,世界衛生組織喊出了都治計畫,目標訂為2022年全面根除,為達成這個目標,菲律賓政府也將與花蓮慈濟醫學中心合作,期待未來可以將成功經驗,複製到更多醫病領域。 清掃街道是凱瑟琳的工作,為了趕上7點給孩子送藥,她每天提早6點,就會準時現身街頭。 都治關懷員 凱瑟琳:「他們兄弟姊妹兩女一男,Hanna Mae是最小的,是給奶奶照顧的。」 漢娜今年8歲,就罹患了結核病。全家人帶去看醫生,一驗才知道,奶奶和她都得吃藥。 漢娜的奶奶 Leonora :「我們買的藥是一套450披索,假如孫子拿到薪水,再從日常的要用的錢扣,這樣才有藥可以吃。」 付不起錢,買不起藥,孩子的病就不會好,直到凱瑟琳的出現,讓孩子有了希望。 漢娜的奶奶 Leonora :「他可以去上學,而且身體有胖起來,不會一直生病,慈濟給我們的藥,有很大的幫助。」 但2012年,菲律賓聖馬刁鎮遭遇水患,無情大水,漫過土堤,住在一旁的水岸人家,幾乎無一倖免,凱瑟琳也是受災戶之一。 都治關懷員 凱瑟琳:「當時好幾天淹水都沒退,後來水慢慢退,就是看到泥巴跟垃圾。」 面對氣候變遷,讓大水洪患,一次比一次猛烈,加上環境髒污,也成為疾病蔓延的溫床。 前菲律賓衛生署規管局副局長 肯尼斯:「人民涉髒水而過,就會出現這樣的細菌感染問題,人們可能會因此死亡。」 清掃為第一要務,而慈濟第一次踏入聖馬刁鎮,發起以工代賑。 聖馬刁鎮長 克莉絲汀:「居民在這裡一開始生活都很辛苦,但是因為有慈濟基金會,他們有機會可以改變 有一些當時的志工,現在變成了慈濟志工。」 從懷疑到相信,凱瑟琳如今也加入志工培訓。 都治關懷員 凱瑟琳:「參加以工代賑之後,我們幾位女生就想參加慈濟,例如做環保或者去老人家訪視。」 凱瑟琳一開始從環保加入志工培訓,2016年她承擔起慈濟的都治關懷員。 都治關懷員 凱瑟琳:「有時候關懷我們要涉水,大雨的時候水很多,但是為了讓病患吃藥,我都無所謂。」 第一線關懷員的堅持,令人動容,但靠個人的力量,能拯救的病患還是有限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6年統計,菲律賓列為肺結核第四嚴重的國家,直到今日,每年平均還是有三十萬的民眾,被檢驗出罹患肺結核。 聖馬刁鎮衛生中心負責人 安娜:「2001年聖馬刁鎮開始注意結核病後,我們的數字從來都沒有減少過, 整個國家也都被肺結核籠罩。」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,今年承接了衛福部醫療新南向計畫,以慈濟菲律賓分會的經驗為根基,發展更多醫療交流。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院長 林欣榮:「我們可以有更多合作,包含心臟手術、腦手術、眼科手術,或者脊椎手術。」 駐菲律賓代表 徐佩勇:「菲律賓他醫療的水準,在城鄉之間,他是非常不平均,慈濟可以把我們台灣更好的,不但是我們這個醫療的技術,同時就是我們對人文關懷的一個精神,尤其我們 慈濟大愛的精神, 可以帶進我們菲律賓。」 「對病患負責,不因任何宗教、國籍、種族、政治或地位不同而有所差別」,是成為醫者的唯一誓詞,謹守著當初的初發心,慈濟醫療之愛,也將持續深耕菲律賓。 採訪撰稿 楊婕庭 詹舒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