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愛電視
~
新聞
節目
最新消息

「藍天、白雲、菊島情」專題,帶您看復興航空空難後,慈濟志工在當地,陪伴澎湖人度過心靈的創傷,經常在當地活動中心,舉辦愛灑祈福活動,在訪視、醫療、環保...層面,綿密守護鄉親身心靈健康。有夫妻檔,為生活打拚同時,都牽手加入行善行列,也有默默記錄澎湖美善的動人身影,碰上颱風豪雨和災難事件時,這群志工不但身兼採訪記者責任,還參與膚慰病苦的行列。在被稱為「菊島」的澎湖列嶼地區,儘管有交通不便、地形限制、經濟因素、城鄉差異種種的困難,但慈濟人依舊圍繞著澎湖各島嶼,藍天、白雲、好風光的澎湖,愛鄉愛土。

4年前驚心動魄那一夜 菊島別來無恙

2014年7月23號晚上7點多,復興航空在澎湖機場發生空難,機上49人罹難,9人重傷。這起空難,是國內這十多年來,死亡人數最多的空難,也再度引發飛安問題。今天的專題報導「藍天、白雲、菊島情」,第一集先帶您了解澎湖空難後的重建和飛安把關問題。 這是台灣飛安史上,最令人傷痛的一頁。 記者 張澤人:「記者所在的位置,是澎湖的西溪村,也就是四年前,復興空難的地點,當時飛機在這裡,斷成了三截,並且發生了大爆炸,機上大多數的乘客,在這裡罹難。」 澎湖西溪村民 陳興旺:「我當時聽是打雷的聲音,沒有想到是飛機爆炸,從來也不會去想到,有飛機在這邊爆炸,飛機墜落我家前,這是所有西溪村民、做夢都想不到的事。」 澎湖湖西鄉長 吳政杰:「房舍的部分、建物部分,他們也都陸續補償,所以你看那邊,都整理掉了,有些破損的房屋,有些重建了。」 那一夜,盼著、望著親人平安返家,這個心願、最終變成遺憾。 復興空難罹難者家屬 郁國麟:「空難之前一個禮拜,他要離開澎湖前,因為我們崇光里的廟,他要準備蓋新的,他還過來跟我講說,等他回來要跟我商量,結果一去,他的心願沒有了。」 郁先生的舅舅,是台灣建造宮廟的國寶級大師,想不到搭上死亡班機。 空難事件、亡羊補牢,飛航調查報告出爐:復興航空意外的主要原因,是駕駛員沒有遵守標準作業程序,失去對風險的管控。 雖然大多是人為因素,但澎湖機場的飛航缺失,仍須檢討。 記者 張澤人:「這個監視器,是監控機場的跑道,整個監控系統,有9個螢幕,這裡是澎湖機場的航務組,這裡每天有超過140架次的飛機,登陸和駛離,全靠這些航站人員的檢視把關。」 人工把關,百密總有一疏,在空難意外後,澎湖機場加裝「ILS儀降系統」,用高科技儀器,提升飛機降落時的精準定位。 民航局馬公助航台長 藍振文:「澎湖機場由北向南,腹地、地形並不好,所以以往我們都採用VOR,非精確性的儀器進場,克服了地形上的障礙。」 加設了精確性的儀器進場ILS,提升飛航的把關層級,不過,澎湖機場、長久存在的地形受限狀況,民航局也得克服。 機場的進場燈航道,北端420公尺,每年5月到9月、吹南風時,飛機逆風降落,使用從北到南的進場燈航道,而10月到隔年4月、轉吹東北季風時,飛機就得從另一端、南到北降落,由於南端的進場燈航道、有720公尺,因此飛機降落時、比較安全。 澎湖湖西鄉長 吳政杰:「復興空難會發生,當初也是因為設備還不夠,有點缺失,北邊的航道那邊,包括夜間起降的設備跟照明有點不足。」 2014年7月的復興班機,因為風強雨驟,加上當時沒有進場燈,使得駕駛員降落時看不到跑道,導致墜落到機場旁村落。於是,北端這段比較短的進場燈航道,已經改善,加裝420公尺長的進場燈。 記者 張澤人:「每年5月~9月夏季時期,飛機降落時,就是在記者背後的這個跑道,透過鏡頭您可以看到,目前有整排,一直往後推,這個燈光非常的亮,這就是導引飛機降落時的安全降落的系統,不過在四年前復興空難的時候,並沒有架設這些進場燈。」 針對空難的種種缺失,民航局加強改善,不讓悲劇重演。 當空難傷痛、逐漸褪去,澎湖風光、依舊很美,更牽引出許多人心更美的故事。 張澤人 歐陽光輝

空難陰霾籠罩 撫平心靈創傷

四年前的澎湖的復興空難事件,不但造成機上49人罹難,9人重傷,也波及澎湖機場外數公里的西溪村,飛機撞毀11棟民宅,5名村民受到輕傷。雖然傷亡不算嚴重,但大多數居民在墜落意外中受到極大驚嚇。由於罹難者遺體四散,很多村民在家門口、屋頂和馬路,都看到了,因此心靈遭受恐懼,有些人甚至關在家裡,不敢出門。由於澎湖的年輕人口外流嚴重,西溪村有很多獨居長輩和弱勢族群,當地慈濟人原本就定期關懷,在空難之後,志工走得更勤,並且經常在當地活動中心,舉辦愛灑祈福活動,接引不敢出門的村民走出家門,找回正能量。 澎湖西溪村民 陳周得川:「在屋頂上,阿兵哥拿下來,我才發現,差不多三天。」 不幸中的大幸,是老先生人平安,但左右鄰居11棟房舍被墜落飛機撞毀,西溪村民有5人受傷。 澎湖西溪村民 陳周得川:「那晚我嚇得整晚都沒睡,第一時間就來慰問我們了,復興還沒來,大愛就來了,我很感恩。」 澎湖慈濟志工 陳興旺:「過沒有幾分鐘,我們師兄師姊都跟著上來,那天打雷、閃電、下雨。」 風雨雷電,阻擋不了雪中送炭的腳步。 空難意外後,「慈濟關懷中心」立即成立,志工在澎湖殯儀館前,提供罹難者家屬實質的餐飲,還有無形的鼓勵。 澎湖慈濟志工 陳興旺:「當時我問他,他說很害怕,尤其這一段路,他出去必須要走這一段路,差不多一年多,這一段路他不敢走。」 一路相伴,老先生現在連晚上都敢一個人從這條路走回家了,居民不再害怕,選擇重新出發,因為知道,有人始終相伴。 這位獨居阿嬤,看到志工來訪,笑逐顏開,當她發現採訪記者隨行時,開心地跟我們分享手上佛珠的故事。 澎湖西溪村民 王倪桂花:「這條救了我三次,我戴著這條跟我朋友去海邊,海邊的岩石很多,我絆到岩石跌倒,人也沒事,都沒受傷。」 阿嬤視為珍寶的佛珠,究竟從何而來?把時間倒轉回四年前。 阿嬤緊握師父的手,接下佛珠後,歡歡喜喜地引領慈濟人,來到自己的家。臉上的驚恐褪去,但空難意外剛開始,阿嬤可不是這樣。 澎湖西溪村民 王倪桂花:「我被嚇得沒辦法睡,膽子都快被嚇破了。」 阿嬤像吃了定心丸,手上佛珠,讓她如獲至寶。 澎湖西溪村民 王倪桂花:「我很感動,我也很歡喜,我每天戴著,都沒有取下。」 兒女居住外地,先生往生後,阿嬤一個人守在澎湖祖厝,不願搬離。當地獨居長者的身心照護,原本就是慈濟人定期關懷的工作,在空難之後,志工來得更勤了。 澎湖慈濟志工 陳興旺:「年輕的都是外流,在家的都是老的、小的。」 記者 張澤人:「澎湖先民早期去沙灘撿拾這種類似珊瑚礁的咾咕石,並且加上黏土和石灰,改建成這種土角厝,不過我們來到現場看到,大部分都是人去樓空,由於時代變遷,人口外流非常嚴重,因此大部分的房舍都改為現代的新式樓房。」 澎湖鄉間,新舊建築物交錯,但裡面多數住了老人和弱勢族群。像全盲的陳先生,家就在空難現場附近。 澎湖西溪村民 陳裕男:「那時候都很怕,畢竟那麼多人,40多個人這樣罹難,我們都很怕。」 被疾病奪走視力,陳先生不喜歡出門,在這次驚恐後,他更是足不出戶。 澎湖西溪村民 陳裕男:「沒有一個依靠…真正依靠的人,不敢走出去,後來他很有誠意,一次又一次,講好久,講大概有幾年之久。」 慈濟人用幾年時間、融化了陳先生心中的冰凍三尺,有一天,他終於走出家門。 空難後,西溪村活動中心、成了安定人心的道場。 澎湖西溪村民 陳裕男:「心裡就很安靜很平靜,都不會亂想,都好像是在某一個山上那麼的寧靜,真的心情好很多,心裡好像就有一個寄託。」 笑容,擊退了心中幽暗,心靈的修補,比空難後的房舍重建更重要。在澎湖的平凡鄉間,不平凡的生命故事,一個接著一個,從未停止。 採訪撰稿:張澤人 攝影剪輯:歐陽光輝

菊島垃圾何處去?向默默付出的人致敬

近年來,從大陸和其他國家漂來的海漂垃圾,讓美麗的澎湖列嶼,蒙上垃圾陰霾。由於澎湖沒有焚化爐,當地垃圾必須分類壓縮,再海運回台灣焚化處理,政府耗費很多經費。於是,澎湖縣政府推動垃圾減量,當地清潔隊員經常和慈濟志工合作,一起淨灘。這些不求回報,愛護土地的慈濟人,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難。 記者 張澤人:「這裡澎湖菓葉村的沙灘,放眼望去,一片蔚藍的海洋,跟美麗的沙灘,不過隨著記者往上走,就可以看到沙灘綿延數公里,都是海漂垃圾,除了這些寶特瓶,和漁業浮標這些塑膠垃圾之外,還有很多瓶瓶罐罐的玻璃,甚至還有像這種燈泡的易碎品。」 澎湖湖西鄉長 吳政杰:「(澎湖)湖西(鄉)這個地方,剛好在東北角,地形剛好就是接收到,這些海漂(垃圾)往這個地方漂下來。」 記者 張澤人:「大多數的海漂垃圾,來自大陸,我們可以看到產品上面,都有簡體字,每年秋冬,東北季風時期,海漂垃圾大舉入侵澎湖,根據澎湖環保局統計,光是淨灘,每年的海漂垃圾,就高達七百噸,耗費相當大的人力和經費。」 一講起海漂垃圾,家住澎湖的陳阿嬤,有一籮筐的環保經。 78歲年紀,加上車禍的腳傷痼疾,阿嬤在海邊撿垃圾時,卻很快樂。 澎湖慈濟志工 陳楊專:「做環保時,就不覺得(腳)痛。」 童年失學的阿嬤,沒念過什麼書,卻深知:環保救地球的道理。 澎湖慈濟志工 陳楊專:「有些人問我,你怎麼這麼傻在撿(海漂垃圾),不論別人講什麼,都打不倒我,我認為能夠做(環保),就是福氣,所以要多做。」 先生病逝後,阿嬤一度對人生絕望,想不到從環保工作、找回目標。如今,澎湖西嶼鄉的每吋沙灘,都是她的愛心起點。 澎湖慈濟志工 陳楊專:「這地球,我們如果不做環保,可能會消失,我這一年,連一包鋁箔包飲料都沒喝。」 澎湖環保志工 王玉梅:「環保志工在撿(海漂垃圾),西嶼也有,赤崁也有,我們每個禮拜,都要去載一遍(海漂垃圾),很多很多的量。」 澎湖慈濟志工 高廖金花:「我們環保志工發現哪裡髒亂,就會發動去哪裡淨灘。」 海漂和觀光垃圾,讓澎湖之美蒙塵,但沒有垃圾的地方,美景無限。 記者 張澤人:「這裡是澎湖西嶼的,玄武岩風景區,透過鏡頭您可以看到,很多遊客在這邊欣賞拍照,在藍天白雲下的澎湖,相當的美麗。」 暑假觀光旺季,遊客和居民的每日垃圾量、增為80噸,加上不斷湧上岸的海漂垃圾,導致澎湖縣政府、準備興建焚化爐,但因為環保政策轉彎而停建。 記者 張澤人:「這裡是澎湖湖西鄉的垃圾掩埋場,由於當地沒有焚化爐,因此垃圾必須先分類,再壓縮成塊,運回台灣(焚化)處理,前端的垃圾分類,相當的重要,除了清潔隊員,還有慈濟志工的協助。」 垃圾減量很重要,尤其在澎湖偏遠島嶼「鳥嶼村」,當地居民「石龍耳」除了捕魚為業,還有一個家喻戶曉的身分,就是「環保志工」。 澎湖鳥嶼居民 石龍耳:「我這個(回收)桶子,都是擺幾個點,人家就放進去(資源物),我再收回來,收回來再做(分類)。」 從小島各回收點、載回來的資源物,「石龍耳」一件一件、仔細分類。 記者 張澤人:「在澎湖鳥嶼小小的碼頭,旁邊可以看到環保志工,石龍耳大大的環保點,不只是回收寶特瓶,還可以看到廢棄的鐵桶,以及漁船的起網機,甚至還有居民報廢的機車。」 小島上這麼多資源物,要怎麼運回澎湖馬公市區處理呢?首先得搬到碼頭。 澎湖鳥嶼居民 石龍耳:「颱風要來之前,我盡量都把它(回收物),清(運)過去(馬公環保站),要不然下雨,你看我有帆布在那邊,就蓋起來,才不會淋雨。」 天才剛亮,志工們在澎湖白沙鄉碼頭,接應石龍耳、從鳥嶼載來的資源物。 記者 張澤人:「澎湖鳥嶼村,是一個非常小的島嶼,當地只有200多戶人家,因此資源回收物,必須靠船運方式,耗費半個小時,才能載到白沙鄉的歧頭碼頭。」 汗水淋漓的身體,和著鹹鹹的海風,得不斷補充水分,否則可能中暑,但在場沒有一個人肯休息。 海運加陸運,幾個小時後,鳥嶼的資源物、運到了馬公市環保站。 環保接力,從小島、離島到台灣本島,志工的汗水、滴落大地,在周遭生活的我們、也許沒發覺,但愛的力量,正在減緩地球受毀傷。 採訪撰稿:張澤人 攝影剪輯:歐陽光輝

離島醫療困境 乘風破浪義診行

澎湖群島是將近90個島嶼所組成,其中有人居住的島嶼19座,有些偏鄉沒有診所,醫療資源缺乏,民眾需要就醫的時候困難重重。而就算生活在澎湖本島,行動不便的傷病患也有求醫的困擾。幸好慈濟人醫會定期舉辦義診、往診,守護澎湖鄉親的健康。 這位95歲高齡的阿公,罹患心臟病、腎臟病和高血壓,年邁病痛的他,獨居澎湖鄉下,他回想起心肌梗塞當時,餘悸猶存。 澎湖湖西鄉民 陳條根:「診斷後說我血管阻塞,他建議趕快用飛機或直升機,他說這裡沒有儀器。」 阿公身體不適,獨自就醫很麻煩。事實上,光是澎湖湖西鄉的老年人口比率,就超過17%,換句話說,兩千七百多名老人家,需要醫療服務。 澎湖湖西鄉長 吳政杰:「醫療設備上面,當然不像台灣那麼多大的醫院,所以不太有醫師,真正說他們也不是很願意過來這個地方。」 有感於澎湖醫師實在不足,於是,家住台北的蕭醫師,這16年來,他每周一到周四留在澎湖看診,休假再搭機返台和家人團聚。 澎湖惠民醫院骨科醫師 蕭天源:「我剛來的時候,醫療確實,骨科患者很需要,因為老年人只有疼痛無法解除。」 寧可奔波於台澎兩地,蕭醫師也捨不得澎湖鄉親被病痛折磨。 澎湖惠民醫院骨科醫師 蕭天源:「證嚴法師講得一句很好的話,就是身體還很健康的時候,快去做善事。」 蔡先生的雙腳一度細菌感染,腫脹成大象腿的模樣,生死攸關,醫療把關。 慈濟人醫會醫師 蕭天源 :「蜂窩性組織炎,現在好像還有黑黑的皮膚,但是已經都乾燥了,沒有發炎的現象。照顧他,不只醫療工作,也是要心理上的。」 蔡先生的爸爸 蔡文作:「如果要去醫院,都是要叫救護車才可以。」 人醫會志工不請自來,不論西醫還是中醫,幫助別人,有志一同。 慈濟人醫會中醫師 林志堅:「澎湖這裡相對是有比較弱勢的地方,就是像這種比較鄉下的地方,能夠親身去他們家裡的話,就可以知道說他的生活環境。水分比較不足,體內有點發炎,我等一下開中藥給你吃,把胃調養好。」 林先生想說話時,得靠太太壓住自己的氣切孔,才發得出聲音。 澎湖病患 林先生:「 夫妻兩個相依為命,都是太太在照顧我。」 林先生的太太 :「他這樣子,看大愛台上人開示,對啊,有時候心情不好的時候都會看,有差,要不然以前都會埋怨,都想說為什麼是我。」 慈濟人醫會中醫師 林志堅:「其實真的出來看患者,跟患者到我診所,衝擊很大,我只能說他們都很感人,不是我們這種健康的人可以想像的。」 人醫,入病苦,仁醫,從中學,林醫師回到診所。 慈濟人醫會中醫師 林志堅:「獨居老人很多他們心情難免會比較悶,這個藥帶過去,他們這樣吃完,心情會比較舒壓一些。」 澎湖群島由近90個島嶼所組成,其中有人居住的島嶼19座,除了澎湖本島的一市、三鄉,透過三座跨海大橋,形成一個共同生活圈。其他15座有人住的小島,醫療資源極度不足。於是,人醫會定期到這些小島義診。 澎湖列嶼眾多,人醫會腳步,不只踏在土地,還飄洋過海。 「花嶼」是澎湖最西邊的島嶼,當地沒有診所,島上一百多人,得自行搭船就醫,很不方便。但這個小島,沒有被遺忘。 慈濟人醫會醫師 蕭天源 :「員貝,還有望安、將軍、花嶼,這幾個島都有去過,跟慈濟去義診,我是藉這個機會才有到離島去,不然我非常晚,感謝慈濟能夠有讓我這種機會。」 乘風破浪的人醫團,在藍天白雲下,為病患帶來了生命的藍天白雲。 採訪撰稿:張澤人 攝影剪輯:歐陽光輝

深耕菊島 感受美好風光與人情

離島澎湖,醫療資源缺乏,不過這裡的鄉親愛心滿滿,有越來越多人投入造血幹細胞捐贈。 當受贈者見到捐贈者那一刻,心中感謝,無以言喻。 澎湖居民吳聖川,捐贈六年後,參加相見歡,因他而重生的這名受贈小姐,手捧鮮花,大大擁抱。 澎湖捐贈者 吳聖川:「真的要感恩的,是感恩慈濟這個團體,沒有這個團體,我也沒辦法接觸到她,她也沒辦法接觸到我的骨髓,讓她重生。」 三十多年前,吳聖川剛退伍,回到澎湖,就參加了慈濟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,想不到十萬分之一的救人機會,在多年後可能實現。 澎湖慈濟志工 蔡貞惠:「他痛風太嚴重了,可能在健檢,我們做最後健檢決定的時候不能通過,但是很奇怪,他去健檢要捐的時候,很順利的都通過了,當然他也很高興。」 澎湖捐贈者 吳聖川:「當初要在捐髓前,這個腳不能彎這樣的,當你把一些善事完成以後,這個因果會消,它病就會減弱,就不會經常發作。」 澎湖慈濟志工 許罔市:「他們一個心念的改變,或者是一個腳步的矯正,都是對社會有幫助的。」 日行一善,不論大善、小善,吳聖川」續了慈濟善念,現在,他在湖西鄉一間廟宇當志工,逢人推廣幹細胞救人的好處。而澎湖馬公市,76歲的廟婆「鮑林貝」,也有令人動容的故事。 鮑林貝:「奉茶、清掃裡面和地板,有的人來想要收驚,我就幫他收驚。」 採訪期間,我們發現來阿婆宮廟的民眾,大多並非上香,而是載滿一車的資源物。 接下回收物,阿婆利用顧廟空檔做環保。 鮑林貝:「我在這裡做了十多年,居民都知道,都會拿到這裡給我。對面跟我們負責人說,我都沒有在顧廟,都在做環保,我沒有,我做環保時,都會託付別人幫我顧。」 被惡意中傷,阿婆起先很受傷,但轉念一想就釋懷了,於是她白天做,晚上繼續做。 回到家,阿婆喝口水,立即出門。 鮑林貝:「要出去撿回收。」 小小個頭,大大推車,整條街上,店家不要的回收物堆在門口,阿婆彎著腰,笑笑的,一個一個撿回來。阿婆罹患高血壓和心臟病,健康狀況原本不太好。 鮑林貝:「發病時會覺得很痛苦,心臟好像緊縮,我就趕快吃藥喝水,我一直一直做環保,現在覺得身體比較好,比較不會氣喘,不然之前常常會氣喘。」 回到家,阿婆的晚餐在深夜十點開動,問她肚子餓不餓,臉上笑容先回答了。 鮑林貝:「有(環保)工作可做,我就不會覺得餓。」 從行善得到快樂的,還有澎湖鄉親「李玉鳳」。 李玉鳳:「之前我沒什麼笑容。(現在呢?) 現在比較有。(常常笑。)」 笑得開懷,很難想像她曾經罹患了重度憂鬱症。 李玉鳳的哥哥 李進重:「她(妹妹)在家照顧爸爸和媽媽,父母(病痛)最後往生,她受到太大刺激,變成精神分裂症。」 父母病逝的打擊,李玉鳳心裡生病了,她和車禍傷殘的哥哥相依為命,兄妹倆在貧病中產生許多口角摩擦,還好慈濟人成為彼此生活的潤滑劑。 澎湖慈濟志工 吳黃翠琴:「她(妹妹)就有時候好像悶悶不樂,像哥哥身體不好的話,他就會怨天尤人,所以我們團隊就一直跟他講一些(鼓勵的話)。」 志工用好話打氣,也希望失業在家的李玉鳳,重新找回生活目標。 澎湖環保志工 王玉梅:「我說不要怕,我們去做環保,她也個性滿爽快的,就答應我說,好。」 李玉鳳:「現在來這邊做(環保),很快樂,每天都做一做,回家就(覺得)時間過得比較快。」 記者 張澤人:「澎湖最大的環保站,是這間位於馬公市的北辰環保站,這裡原本是當地一位環保志工的家,在十多年前捐出來,現在成了接引澎湖居民愛護土地的場所。」 從家變成環保站,這個環保站,現在又變成李玉鳳第二個家。 李玉鳳:「我來做環保,(知道)寶特瓶可以分做三類,這個是寶特瓶。(透明的。) 這個是霧瓶。」 成了分類小老師,李玉鳳向記者解說時,臉上充滿自信,卸下心鎖的她,終於發現:當人生的陰霾過去,出現了美麗的藍天白雲。 採訪撰稿:張澤人 攝影剪輯:歐陽光輝

菊島夫妻 用愛寫日記

澎湖有十萬人設籍,真正居住的大約有六萬人,維繫澎湖經濟發展的兩大命脈,觀光業和漁業。但近年來,漁民數量減少,觀光業蕭條,因此澎湖名列台灣最窮的縣市,人口流失也高居全台第一。今天「藍天、白雲、菊島情」專題,要帶您看的是一對夫妻,他們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如何打拼,攜手用愛維護這塊美麗的菊島。 葉秋良,56歲,澎湖郵局職員。 葉秋良:「颳風下雨,都要出去外面送信,當了二十幾年的郵差,跑遍了全澎湖。」 從郵差到內勤人員,葉秋良從早到晚的郵務工作,並不輕鬆,但每天下了班,還有事情要做。 葉秋良:「禮拜一到禮拜五,下班差不多六點半,開環保車,當郵差的時候,是開郵務車,送快捷。」 開郵務車,有薪水拿,開環保車,卻是沒有酬勞的付出。 葉秋良:「吃飯再過來,就會很晚,餓肚子沒關係,把握時間,把握當下。」 走進衛福部澎湖醫院,多數醫療人員已經下班,但資源回收區的志工,仍是不得閒。 莊慧娟:「一個因緣,接引師兄進來了,請他開環保車,因為我覺得麻煩別人,我們要考慮到人家的時間。」 不好意思勞煩其他志工,於是,婦唱夫隨的身影,持續了13年。 莊慧娟:「我常常說,我們不用花錢,這也是一個布施。」 布施是快樂的,從太太莊慧娟綻放的笑容,就感受得到。 莊慧娟:「有時等待抽血的時候,等的有的人可能會煩躁,看一看,是不是就覺得好心情。」 衛福部澎湖醫院醫檢師 范光亮:「他們在抽血或做檢查的過程,他們有看到這些振奮人心標題的時候,他們會慢慢沉靜他們的心靈。」 晚上八點多,醫院的回收總算圓滿,太太騎車回家。 早過了晚餐時間的夫妻倆,吃得津津有味。愛的一天落幕,隔天,仍是愛的開始。 太太當先生的手,膚慰病苦,而先生作為太太的眼,透過攝影機,傳遞真善美。 葉秋良:「以前工作,大家各自忙,現在做慈濟,兩個相處的時間更長。」 莊慧娟:「對,所以我們現在更容易見苦知福以後,覺得我們都是幸福的。」 牽手為愛付出,就是幸福,但生命難免有終止時。 曾伯祿先生,享壽81歲,澎湖慈濟志工。 先生是澎湖資深的慈濟志工,不幸肝癌病逝,雖然斷了夫妻緣,但太太回想起共行慈濟路的這二十年,已經很滿足。 曾朱滿園:「每天在算鈔票算錢,也不覺得快樂,我就做慈濟,回到家就感到很快樂。」 夫妻倆做慈濟,還捐地蓋澎湖靜思堂。 記者 張澤人:「澎湖有十萬名設籍的居民,真正居住的也超過六萬人,因此澎湖靜思堂成了接引居民修行的道場,不過這一片建地一百多坪的土地,在2003年動土前,曾經是存放機車的倉庫。」 澎湖慈濟志工 莊惠玲:「捐了這塊土地,他們的車子,沒有倉庫,要放在他們家的地下室,是很麻煩,可是他就是捨得,為了要給我們一個家,讓我們大家有一個聚會的點。」 這天,太太整理好情緒,再度走進澎湖靜思堂,當志工。家,到了,就算先生不在身旁,但她並不孤單。 曾朱滿園:「慈濟給我的東西太多了,給我快樂,給我溫暖,給我勇氣,我一定會的,我會加倍努力,精進去做。」 原來,澎湖的美麗,不只是風景,人心更美。 採訪撰稿:張澤人 攝影剪輯:歐陽光輝

用"心"補不足 登上專業之路

近幾年澎湖的漁業和觀光業都拉起了警報,因此政府積極推動當地的形象廣告,希望世人能再度探索這美麗的菊島,事實上還有一群人默默的記錄著這塊土地,那就是慈濟真善美志工。他們用攝影機、相機和文筆,記錄著澎湖當地的風光和人心之美。今天的「藍天、白雲、菊島情」專題,帶您一起來了解這群傳遞美善的藍天白雲。 二十公斤重的攝影器材,一個女子全部扛起。 鄧寶珠:「腳架跟機器,還有電池,都滿重的,其實對我來講,是一個滿大的負荷,因為我本身椎間盤突出,腰椎就有毛病。我的左眼是沒有視力,又帶散光,幾乎都是用右眼在運作。」 我還有一個眼睛,可以澎湖走透透,回想四年前的澎湖空難,鄧寶珠比媒體記者還早到現場。 鄧寶珠:「所以我當下,我是錄影機拿著,就衝出門了。」 當時,身兼採訪和關懷工作的她,連續數天,累到虛脫,到醫院打完點滴,繼續付出。 十多年的真善美採訪經歷,讓鄧寶珠踏上了不同小島。 鄧寶珠:「雖然澎湖就是離島了,可是這是離島的離島,是難得的機會,然後我們也可以去看一看別的生態什麼的,其實也是很好的,這個說辛苦的話,我是把它想成是幸福。」 這天,鄧寶珠登上鳥嶼,採訪當地故事。 鄧寶珠 :「透過我的鏡頭,把它記錄下來,將這個美善傳播到我們大愛台上面,然後讓更多人知道。」 那天,她來到馬公市區,繼續拍攝。 鄧寶珠:「我想到的是見苦知福,我們是不是把握年輕的時候,多做一些。」 大愛台經常播放鄧寶珠製作的澎湖新聞,很難相信,她曾經對採訪一竅不通。 鄧寶珠:「不要說照相,就連電腦都沒使用過,就因為為了要參加人文真善美志工,一個國中生,文筆能夠有多好,但是能支持我這麼久,做這麼多文稿出來,我也覺得很訝異。」 用心在寫,不是用手在寫。 人的潛力無窮,鄧寶珠從新聞稿、攝影、拍攝,甚至電腦剪輯,從零開始學習。 鄧寶珠:「有時候摸索到…,一直做,做到兩、三點,半夜兩、三點才休息,這是常常有的事情,勤勞一定能夠補足我的不足。」 從外行到專業,鄧寶珠自學有成,更不吝分享。 入夜了,澎湖真善美工陸續到鄧寶珠的家。執掌相機不久,新進志工張慶傑虛心請教。 張慶傑:「 我在學習當中,其實是沒有壓力,他們反而是用鼓勵的方式、陪伴的方式,真正得到利益的是自己。」 張慶傑:「一個眼神的交集,或是說一個動作,在選照片當中,又觸動了我的心。」 下班時間做志工,張慶傑柔情萬千,不過,上班打卡後,可得扮演交通鐵漢的角色。 張慶傑:「夏季的部分,澎湖的交通,通常問題會比較繁瑣一點,交通、治安這兩個區塊,都是我們警察需要去做的。」 波麗士大人很忙碌,但張慶傑善用時間。 張慶傑:「 很有耐心,然後很真誠來陪伴我們的住民,其實每一張照片,也許我拍得不好,可是裡面的溫度是讓我很感動的。」 話才說完,我們發現他身旁的鄧寶珠,在採訪忙碌中抽空指導,因為澎湖真善美團隊彼此合作,宛如家人。 他們記錄美善故事,採訪記者突然醒悟,原來,這群真善美志工,本身就是美善化身。 採訪撰稿:張澤人 攝影剪輯:歐陽光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