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愛電視
~
新聞
節目
最新消息
系列專題中,有面臨台灣農業缺工,嘉義村莊的婆媽,組成千歲團採桑葚。彰化花壇堅持用無毒方式栽種茉莉,五年努力,產量逐漸穩定。還有美人腿故鄉埔里,如何在種植筊白筍,與保育動物台灣白魚,之間取得平衡?

「農情覓意」 尋訪嘉義桑葚村

2018-06-03 19:26:42

台灣是農業王國,但受限於地狹人稠,如何運用本地優勢,結合生態,創新潮流,讓面臨沒落的在地農業大翻身。五集系列報導,鎖定五個當季農產,在尋找出路與新商機的同時,仍能顧及生態環境,友善大地。今天第一集我們前往嘉義,這裡有個村莊,家家戶戶幾乎都種桑葚,有桑葚村之稱,大家利用閒置空地,田邊門口雖然種得零散,但眾人集合起來就有可觀數量,透過產銷班收購,在桑葚僅有的一個月產期,婆婆媽媽賺額外收入,同時又能緩解台灣農業缺工的窘境,形成千歲團採桑葚的特殊景象。 桑葚千歲團黃招弟:「年輕人都耐不住,這些老的你看七十多歲, 我71了!出來一群很像出來玩 。」 桑葚果實紅的酸,黑的甜,黑黑亮亮被稱為黑鑽,得趕快採。 現摘現洗,四個大水桶,三雙眼睛盯著看。 桑葚千歲團李淑如:「這食安問題,所以要謹慎。」 嘉義義竹鄉溪洲村才三百戶,但有一百多戶人家都種桑葚,玉米田邊的角落,閒著也是閒著,乾脆整排種起來。 溪洲村居民黃美容:「那都是啊!你看!整個村莊都在種這個!老人都在種。」 街頭巷尾,轉角空地發揮最大價值。 溪洲村居民王育柔:「這不是本業,我的本業是做麵。」 家門口種個三五棵是常態,但這數量零零散散無法行銷,自從在外打拚的柯宗志,返鄉成立產銷班,集合眾人心血積少成多,帶動桑葚村大翻身。 產銷班長柯宗志:「你一定要某個數額、某個經濟效益,你才可能動得起來,太少誰知道你這邊有這種專業的桑葚。」 桑葚難保存,採下來超過一天就壞,連冷藏都不行,得急速冷凍,因此柯班長想出桑葚銀行的概念。 產銷班長柯宗志:「怕破損、壞掉,很容易氧化。」 苗栗農改場助理研究員張雅玲:「印象中(桑葚)很好種植,可是沒有適當的栽培方式, 其實你得不到它應有品質。」 專家輔導,氣候剛好,這裡桑葚不灑農藥,也沒有病蟲害。 苗栗農改場助理研究員張雅玲:「病原、植株、還有氣候,這三個條件一定要配合的情況, 它才會發病。可是我們發現嘉義這個部分,它是完全不會發病。」 桑葚產季短,清明節之後一個月就結束,但桑葚村卻能供應一整年的出貨量,千歲團功不可沒。 桑葚千歲團邱阿澤:「我在家裡(清晨)五點出來,來到這裡大概五點半。」 家家戶戶都在採桑葚,柯班長還得請別村的來幫忙,老人家動作也許慢了些,但謹慎仔細,反而能控管品質。 產銷班長柯宗志:「年輕人怕曬太陽,老年人耐得住。固然她們產量沒那麼大,沒那麼快,可是至少,我要求細心一點,她做得到。」 規模越做越大,還吸引別的縣市,甚至外國考察團特地來台參訪,十年磨一劍,桑葚村的成功智慧,開創新局面。 李雅萍、蔡育楷 台北報導

夏天的味道? 六月茉莉正綻放

2018-06-04 19:36:33

台灣民謠六月茉莉真正美,六月茉莉真正香,現在就是它綻放的時期,全台茉莉花種植最多的就在彰化花壇,六七0年代,當地孩子共同成長記憶就是摘茉莉花,但近年來進口茶低價競爭,台灣仰賴高人力成本的茉莉花茶漸漸式微。三十年過去,當年摘茉莉花的孩子長大了,帶著深厚情感,希望為茉莉花找尋新出路,外來品雖然廉價卻有農藥殘留疑慮,為了吃得安心,做出市場區隔,花壇茉莉堅持無毒,五年努力,產量逐漸穩定。 茉莉花茶散發清香,這淡淡的香味得來不易。想用茉莉花來製茶,得在花開之前先摘下。 彰化花壇種植茉莉花全盛時廣達180公頃,近年來不敵進口茶低價競爭,只剩30公頃,仍然是全台第一,占比八成以上。 花壇鄉農會總幹事 顧碧琪:「我們這一代很多都是茉莉花養大的孩子。」 走在花田,湧上心頭的是兒時記憶。 土生土長農家子弟,見證茉莉花興衰起落,苦思如何再創榮景。 花壇鄉農會總幹事 顧碧琪:「我們是在地的孩子我們知道,在我們做茉莉花之前,我們是不喝茉莉花茶的,我們希望安全無毒從自己開始。」 帶著情感,勇闖一條沒有人看好的路。 花壇鄉農會總幹事 顧碧琪:「我第一年開始要推廣無毒茉莉花的時候,光是說明會就沒有人要參加。」 花農 李育茱:「我那區5分地,一天可以摘300多斤,現在一天只剩不到幾十斤。」 對花下毒,就是對環境下毒,友善農法不灑農藥,四處拜託農民,求教研究專家。 花壇農會前推廣主任 李金龍:「花朵類要做無毒,實在是非常困難。」 茉莉花摘下當天就得處理完畢,小到幾乎看不見的蟲,人工挑出,蟲吃過的花不要,已經盛開的香味留不住,太成熟過度氧化,未成熟沒香氣,葉子雜質通通都不要,高規格篩選的茉莉花已經所剩不多,接下來還得靜置一段時間,等待花開。 花壇鄉農會股長 柯鴻模:「到晚上所有茉莉花的土香程度,才會達到一個最高的標準。」 把握最佳時機茶花相伴,層層交錯堆疊。 製茶人員 賴昱呈:「保有透氣性,茶跟花都需要呼吸。」 隔天凌晨,天亮,還得兩次翻動,等到花香花蜜傳遞到茶葉裡,同樣再以人力茶花分離。」 製茶組長 莊櫻紅:「會影響它的口感,因為花會有苦澀。」 走過一番艱辛,堅持嚴謹無毒,終於做出市場區隔,限量推出供不應求,重振茉莉花故鄉的美名。 製茶人員 賴昱呈:「希望這個名號可以打響,把我們在地的情感再融入,只有我們花壇才有。」 李雅萍 蔡育楷 採訪報導

魚筍共生之美 來一趟農村小旅行

2018-06-05 19:37:48

美人腿故鄉埔里好山好水,最適合種植筊白筍,但您知道嗎,這裡也正是保育動物台灣白魚的棲息地,在經濟和生態之間如何取得平衡??今天帶您看成功典範。林宥岑用里山精神,把社區,人和自然環境結合起來,在自家田地復育珍貴稀有的魚種,同時也帶領在地產業成功轉型。

步步為營 農二代拚上菇王寶座

2018-06-06 19:31:31

新社盛產香菇,產量約占全台七成,在新社拿下冠軍,那就是全台公認的菇王。農二代宋尚儒是六年級生,返鄉接棒種香菇,別人求量他求質,產量少但口碑好,獲得菇王頭銜,他並沒有汲汲營營自創品牌,仍然一步一腳印,扎扎實實的做,透過農會整合行銷,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,小農仍能占得一席之地。 幫太空包翻身,這是在喚醒香菇。 農二代 宋尚儒:「就是要給它刺激,本來它在睡覺的,叫它起來,叫它長香菇。」 宋尚儒是農二代,爸爸種香菇二十年,現在由他接棒。 農二代 宋尚儒:「都是靠自己的勞力賺起來的。」 開包,反覆蓋包,到一朵一朵採摘,每個步驟都得靠人力。 太太 顏燕如:「這個厚度,還有成長空間。」 夫妻合力種三分地,重質不重量打出口碑,香菇評鑑比賽一舉拿下菇王寶座。 農二代 宋尚儒:「氣候好,我們菌種又好,長出來的菇就會比較漂亮,比較大朵,厚度又夠。」 太太 顏燕如:「有的農業都要施肥,香菇沒有,就是靠菇包本身養分 就是水分。」 台中新社屬於河階地形,海拔介於五百到六百公尺之間,最適合香菇生長。 新社農會推廣主任 徐國全:「香菇本身所需生產環境,年均溫22-25度左右,相對溼度80%以上。」 台灣香菇品質好,但國外進口的價格低,想贏得消費者青睞,得整合帶頭衝,跟大型通路接軌。 新社農會推廣主任 徐國全:「台灣都是小農,農業規模不大,面對市場競爭,我們希望整合農民,做規模化的方式。」 國內需求量每年4千公噸,新社可供應7成香菇,要維持這分榮景,不能只有沾沾自喜,擺在眼前的困難必須克服。 宋尚儒爸爸 宋國慶:「現在雜木很容易腐爛,水進去三遍就爛掉了,以前相思木可以種很多遍。」 農二代 宋尚儒:「菌種已經用很多年了,它一直翻一直翻,變老化了它的量就會減少,就不會長出那麼漂亮的東西。」 太空包裡的菌種和木屑,攸關香菇品質和收成,宋尚儒發現問題,調整節奏。 農二代 宋尚儒:「觀念我會尊重我爸爸跟我講的,有問題我也還會問他。」 太太 顏燕如:「那是他的經驗,一定是好的才留下來。」 父子傳承汲取智慧,農二代返鄉接手,一步一步扎扎實實地走,繼續把在地農業發揚光大。 李雅萍 蔡育楷 採訪報導

返璞歸真!「日曬米」吃進陽光的味道

2018-06-07 19:34:02

舊農業時代科技不發達,稻穀得經過好幾天日曬才能脫殼變成白米,現在機器烘乾一天之內就能完成許多流程,很少人願意翻穀曬稻。在台中外埔有戶人家,因為女主人罹癌,為了吃出健康,無毒栽種稻米,收割之後日曬,不怕辛苦做出口碑,原本只有自己用,現在左鄰右舍都要吃他們的日曬米。 農民 陳崑榮:「我們日曬的,夏天至少要三到五天。」 傳統農村景象日曬稻榖,現在已經很少見,台中外埔還有人堅持。」 農民 陳崑榮:「利用大自然日曬的,不需使用能源。」 機器烘乾一天速成,但陳崑榮卻用最花時間最費力的方式。 農民 陳崑榮:「本來是自己要吃的,曬一些自己吃,鄰居親友就說,乾脆多曬一些來賣。」 日曬米不用透過農會收購,自產自銷賣給左鄰右舍。 鄰居:「比較好吃,吃了比較好,沒有農藥就比較好。」 疼惜大地,這些日曬米,連栽種過程都有機無毒。 陳崑榮太太 巫麗雪:「我們種有機的,不可以違背自己的良心,我曾跟上天講說,只要我還在,我一定會照顧別人的健康。」 巫麗雪20年前罹患癌症,從那時候起,她比別人更關心食品安全。 陳崑榮太太 巫麗雪:「也想要為別人的健康著想。」 脫殼後的米,大小不一,有黑有白,還得再經過幾道程序。 仔細盯著每個細節,陳崑榮做事講究完美,他淘汰小顆米粒之後,還要再透過機器,辨別顏色去除黑米。 不用農藥的有機米長得醜,成長過程也辛苦,但為了吃得安心,陳家父子甘願做憨人。 陳崑榮兒子 陳濬昇:「祖先流傳下來的東西,也不見得說不好,是比較傳統比較健康。」 好不容易才說服鄰近地主,一起響應無毒耕種。 農民 陳進財:「要有自然隔離帶,你不灑農藥,我也不灑農藥才可以,但是收成變很少。」 鴨子能在稻田間生長,可說是無毒保證。 陳崑榮兒子 陳濬昇:「機器去代替人工,但是也不要,太過分去破壞這個生態。」 當大部分的人追求效率不擇手段,他們卻回頭找尋先人智慧,返璞歸真,呈現農村奇蹟。 李雅萍 蔡育楷 採訪報導